买一间RM200,000的lelong屋,需要准备多少钱? 有不少人会考虑透过拍卖房子入场房地产市场,因为这是一个低估市场中挖掘“捡漏”的好机会。但lelong(拍卖)屋不只是举牌喊价那么简单,买家得搞清楚各种隐藏费用和潜在风险。如果,要买一间RM200,000的拍卖屋,到底要准备多少钱呢? 1. 保证金:RM20,000起步 首先,拍卖屋的游戏规则要求你支付10%的保证金,这是基于房子的起拍价。如果房子的底价是RM200,000,那你需要准备RM20,000,而且必须透过Bank Draft...
叶志超:一个好老板的3大领导原则- 倾听、回应、实际改变 叶志超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领导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决策者或战略制定者。真正的领导力要求一个领导者能够敏锐地洞察员工需求和公司挑战,推动组织的共同成长。 雪佛龙(Chevron)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正是这一领导理念的典范。他的领导风格强调“倾听、回应和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前瞻性和责任感。...
“你所以为的“做自己”,其实只是在自甘堕落” OKRs教练兼企业家陈高岚 最近,我和一名朋友的交谈中,聊到了一些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惑。他一直坚信“做自己”的理念,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就能够找到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可是今年以来,他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我一直在做自己,按自己的喜好和方式去工作和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迷茫,感觉自己总是走不出困境?”他问我。 我听着他的话,心中涌起一些沉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鼓吹“做自己”,似乎这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幸福的唯一捷径。然而,让我感到担忧地是,正是这种被过度推崇的“做自己”观念,正在将许多人引向一条充满焦虑甚至掉入深渊的陷阱。 从“做自己”到“首先要快乐”:短暂刺激和长期责任的错位...
为什么市面上90%的企业并购案(M&A) 都是以失败告终? 林玮菱 (企业律师) 在企业经营中,扩展业务是大部份老板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当谈到透过企业并购(M&A)实现这个目标时,很多老板往往只看到机遇,却忽略了潜在风险。事实上,进行全面且专业的法律尽职调查不仅能为并购交易保驾护航,还能避免踩坑。 什么是法律尽职调查?为什么这么重要?...
他如何靠深夜饼干 将一个校园小摊壮大成一个市值3.5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叶志超 从一个校园小摊到市值3.5亿美元的公司,Seth Berkowitz的创业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甜点的旅程,更是关于坚持、创新和对市场需求敏锐洞察的传奇。 在校园中发现市场商机...
【2025年财政预算案】拿汀叶欣向:“老板成本提高够够力!只能更努力找钱了!” YYC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 对于政府最新提呈的2025年财政预算案,经商业者YYC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认为将加重企业经商成本。因此老板在新的一年,需要更加努力! 拿汀叶欣向说,2025年财政预算案又在破纪录,高达4210亿令吉拨款,成为史上最高,但这对企业来说有什么好消息值得高兴?又或者又有什么冲击需要精打细算呢? 她说,先提出3个好消息: 第一、柔新经济特区(JS-SEZ)当中宣布的免税岛森林城市,会带动整个南马的发展,包括旅游业、投资金融等等。而北马区,关于半导体、人工智能及机械人发展等等,都是属于高价值产品,政府也是相当关注。...
F&B公司高层:“我不知道如何激励下属,因为我觉得自己也只是一个“牛马”… OKRs教练兼企业家陈高岚 几个月前,我遇到了一位F&B某公司首席运营官(COO),他向我求助,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激励他的下属。他眉头紧锁,显然对团队的工作状态感到非常担忧。于是我反问他:“那你觉得怎样才算是成功激励了他们?” 这个问题似乎击中了他的痛点。他突然情绪激动起来,红着脸,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我自己每天都不想去公司上班。一到上班时间,我就觉得自己只是个牛马而已,机械地完成任务,完全没有意义。” 他的反应让我深思——这家公司的最高层管理者,竟然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更不用提其他团队成员。作为管理者,当我们自己都在职场中感到迷失和压抑时,怎么可能带动团队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这次对话让我想起了很多管理者在职场中的共同困境:一方面,他们承担着激励和引导团队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可能陷入了对工作的疲惫感和无力感。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工作会让我们如此压抑?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税收局宣布电子发票新政,给予企业6个月宽限期! 周德谦 2024年8月1日,我国已经正式迈入电子发票时代,首批受到影响的是年营业额超过一亿令吉的商家。那么这些商家们,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一变化了吗? 就在正式开跑的5天前,内陆税收局传来好消息:为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电子发票新系统,政府决定给予所有纳税人6个月的宽限期。 每个强制实施的阶段都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 •...
老板花RM30,000安排海岛团建活动 为什么员工还是不开心? OKRs教练兼企业家陈高岚 前不久我去一个海岛旅游,听到有一个人在跟他的女朋友打电话说,今天我参加公司团建忙了20个小时,我要吐了:凌晨3点就起床从家打车去机场,公司接下来的旅程时间更是让人觉得奇葩:从KL搭乘飞机抵达东马,再转车前往海中央的酒店,几乎没有让人喘息的机会,同事开玩笑说这是一场疯狂的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而真正让他觉得反感的是:一到达酒店,全员立即投入到团建活动中。在酷热的阳光下,不管年龄大小、水性如何、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参加长达四个小时的海上团队建设活动。完成活动后,匆忙冲凉,然后迎来了另一波的“狂欢派对”:各部门要排练跳舞、唱歌等节目。 晚餐后还要参加同事和老板的喝酒,要不然他们就说他不合群,没有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