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刚出炉的《2021年度中总企业调查报告》,主题为“引领未来: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受访企业超过700家,涵盖不同领域,包括了零售与供应、制造业、建筑与房地产开发、专业服务、电脑/软件/科技、建筑材料、饮食业和工程领域。 】
受访企业对未来3年的业务前景大多保持谨慎态度,其中有超过3分之一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业务增长保持观望态度。只有59%受访企业预计业务增长,相较于2018年的调查,当时的结果是96%,相比之下减少了许多。不过这项调查是在去年12月做的,当时国门还没开放,现在的这些企业的看法可能会有些不一样。
受访企业对于未来12个月推动业务成长的首3项优先考量是精简企业架构(51%),快速降低成本计划(43%),停止或展延资本支出和其他投资项目(30%)。从这边可看出企业都想减低开销,以增加现金流,不过现在的经商环境面对通膨原料上涨,人力短缺导致需要付更高的薪金聘请员工,要快速降低成本非常具有挑战性。
现金流对于一家企业的营运至关重要,假设企业现金流一直支出,收进来的现金缓慢或呆滞(账期长或收账问题),在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下,会对公司造成危机。
笔者在3月的专栏有提到Semarak Niaga的中小型低息贷款,旨在协助企业拥有更多的现金流去重振生意,Semarak Niaga里的许多贷款将在6月30日截止,有兴趣的老板们可别错过了。详情可参阅 https://budget.mof.gov.my/manfaat/semarakniaga.html
企业未来3年的发展重心首3项优先考量是拓展新市场/客户群(71%),提高数码化设备(48%),守住核心业务(47%)。拓展新市场和客户群是增加企业营业额的重心,至于提高数码化设备排在第二位,显示了企业领导人对于数码化的着重性。提到数码化,想象空间和实行空间其实很大,很多企业对于要如何数码化可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报告中提出的意见是必须要清晰且明文记载如何实现数码化的路线图,否则数码化转型可能会变得既复杂又昂贵。另外,也需要给员工相对的科技培训,不然拥有好的系统,但是缺乏技能去善用的员工,到头来可能花了钱但达不到效果。
调查显示,企业面对的7项首要挑战有:
- 政策不稳定和监管过度(55%)
- 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稳定(52%)
- 供应链受影响 (49%)
- 吸引和留住人才 (49%)
- 消费行为改变 (47%)
- 企业专业化 (46%)
- 税务政策的不确定性 (46%)
政策不稳定和监管过度排名第一,提到这个,消费税重启的消息一直流传,以增加国家收入,因为面对油价上涨,我国目前的汽油价都维持不变,政府对于汽油津贴却日益上涨,要如何增加国家收入,消费税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消费税一旦重启,经商成本也会跟着提高。
吸引和留住人才也是企业关注的挑战之一,相信目前的情况是工找人较多,而人找工较少。国门一开,首当其冲的是南马一带的企业,很多员工都辞职去到彼岸工作,加上最近新币兑马币的兑换率一度创新高,这些因素更造就了更多员工离职。
除了人才往外流,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现在的员工会更重视公司是否能提供灵活上班的制度,由于疫情的关系,开启了居家工作制的生活,如果完全回到需每天到公司报到,不是每个员工都喜欢这样的安排。除了通勤时间,烦人的塞车问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上下班,有些员工就可能离职另谋高就。
随着职场年龄不断年轻化,企业也需与时并进,如果一味的不改变,很难吸引到年轻一辈的人才长久在公司上班。
专栏作者:李铭传 (理财顾问兼中小企业融资规划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