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换礼物 5大送礼Tips不踩雷
步入圣诞季节,相信都市男女们一定少不了朋友/同事之间交换礼物的环节。你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逛到商店礼品部,最多的精品就是马克杯、相框、绒毛娃娃、陶瓷碗……可是,你知道吗,这些都是被收送人公认为最瞎的礼物,收到后用也不是,放着又碍位。
如果不想花了钱准备的礼物,却变成同事眼中的“超级地雷”,就得认真做好“送礼”这门功课。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曾对礼物挑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实不必精心准备与众不同的礼物,只要送得正确,再简单的物品,都能切合对方心意。
《福布斯》(Forbes)和《时代杂志》(Time)依据各项送礼相关调查,整理出的5个送礼建议:
1.跳出“物质”框架,送“体验式礼物”
原来,比起物质礼品,大多数的收礼者更期盼收到体验式礼物。不少研究证明,消费者享受体验式消费时,比购买实质物品的愉悦度更高。
例如《消费者研究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去年进行一个有关送礼好感度的实验,研究人员给每位参加者RM50,让他们自由挑选礼物送给朋友。从收礼人意见反馈中,收到舞蹈课体验券及其它体验式礼物者,对送礼人的好感度明显高于那些收到裙子、海报、红酒醒酒器的人。
2.选择“帮助节省时间”的礼物
平常状态,愿意为“节省时间”服务付费的人不多,一般人大多倾向自己做,不会以耗费金钱的方式,将杂务丢给别人完成。
但如果将之化为一份礼物的意义就完全不同。收到居家清洁或一星期的到府送餐服务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种“意外的奢侈”,愉悦感大大提升。
3.赋予礼物的个性化与温度
例如在高雅风格的咖啡杯上写下一些鼓励金句,让收礼者与送礼者的生活经验作联想,不仅能提升礼品的独特性,也能让人感受满满的诚意。
4.“贵”不一定合适
《组织行为及人类决策过程》(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杂志过去的一项调查显示,送贵重的礼物给亲人、挚友,通常会得到不错的回应,但在大规模交换礼物的场合,若对像多为泛泛之交,收到昂贵的礼物反倒会让人尴尬。
准备交换礼物时,应考量收礼对象和你之间的关系,并揣摩对方收到时,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
5.别过度包装
耶鲁大学一项市场调查发现,人们收到满意的礼物,漂亮的包装会提高开心的程度,以及对赠礼者的好感;反之,若是糟糕的礼物,漂亮的包装反而会对赠礼者的好感度极降。
结语:
有一点很奇怪,明明马克杯、相框、绒毛娃娃、陶瓷碗已被列入“送礼黑名单”,可是偏偏在礼品部是占最多数量的,你可知道原因?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资料参考:Cheers快乐工作人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