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月入过万工作 他如今靠开Cafe致富 营业额1亿马币!
创业路上,并非所有企业家都“一帆风顺”,有者是靠着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而成功打下江山。 台湾cama café创办人何炳霖,就是其中之例子。
曾经在广告界担任高级主管的他,在台湾年收入高达7位数,相当于在大马月入过万的高薪上班族。但他依然毅然辞去工作,投入咖啡馆领域。
如今cama café在一片咖啡红海市场中杀出目前年营业额7亿(约1亿令吉)、全台湾已有116个据点的版图,很多人都对何炳霖的创业心法感到好奇。但你可知道,他的成功也来自于曾经的“跌倒”,再从中学会这3件事,才打下后来cama café的发展基础。
第一件事:清楚品牌定位和目标对象
根据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统计,开店第一年倒闭的机率高达90%;5年后倒闭的则高达99%,也就是最后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可能不到1%。
何炳霖说:“这说明一件事,开店如果没有正确的计划和定位,很容易在时间的洪流中被淘汰。”
2000年,何炳霖打造的第一个品牌是果醋饮料─酿果子,当时他希望有区隔性,因此选择以醋结合冰品饮品为切入点。选择店址时,他在西门町找了一个点,看好西门町人来人往的人潮。尽管空间只有一两坪,但每月租金将近3万(约4336令吉)。
3个月后发现生意不好,何炳霖开始意识到必须及时止损,并重新思考,到底是哪里做错了。结果他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业务目标对像是谁。即使西门町很多人,但大多是学生,学生需要的是大杯解渴的饮料,而非健康的醋饮。
于是他转而去跟客户锁定为女性的衣蝶百货谈进驻,集中瞄准在意健康、美丽的年轻女性,果然销售成绩大为提升。
第二件事:制度化经营
可惜,由于在百货公司内是临时柜,夏、冬两季的业绩又落差极大,何炳霖决定扩大为复合式餐饮店。他找到一个原先是早餐店的店面,花了100多万(约15万令吉)重新装潢,生意不错。
然而,每天从早忙到晚的何炳霖却有了新的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没有办法被替代的,不管是厨师、店长、或服务生,这没办法达成我想开连锁店的梦想。”
尽管只开了6个月,何炳霖仍然选择在最赚钱的状况下把店顶让出去,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想去开一种可以被复制的店。
后来,何炳霖在中华电信的电通大楼里标下一个店址,这一次,他做了很大的管理改变: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替代。
意思是,透过工作设计与流程改变,让每个人在休假时,都有其他同事可以代理,不像之前第一次开复合式餐厅时,每个人的工作都无法彼此分担,无法休息。
第三件事:建立稽核与管理制度
虽然有调整,但在这个阶段,何炳霖仍然持续在错误中摸索。他坦承自己的管理是松散的,没有稽核,所以出现财务舞弊做帐的问题。
痛定思痛,何炳霖开始着手建立稽核制度。同时间,他也开始思考:开了这家店之后,未来10家店应该怎么开?
因此,何炳霖在规划cama café时,就把店面整个变小,改用十几坪的概念来规划。再根据过去种种历练中归纳出的教训,逐步从20家店、50家店、复制扩展到目前超过100家,一步步打造出他心中“平价咖啡王国”的雏形。
资料参考& Photo credit:天下学习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