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Dato’ Tony Looi创办的“大马华商总商会”“真正有实力,我Approve的老板才能加入商会!”
从19世纪或更远久的时代开始,华商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如今华商在马来西亚的经商环境中却充满了挑战与痛点。
MCCC成立于2023年7月
为了让华商的声音更有分量,让他们的力量更具影响力,马来西亚企业家拿督雷智雄博士用了2-3年的时间筹备,于去年7月正式获批成立“马来西亚华商总商会” (Malaysia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简称MCCC),汇聚国内杰出的华商和精英企业家,以“一呼百应”的默契及理念,携手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出任马来西亚华商总商会总会长的拿督雷智雄博士,在接受《老板好》专访时表示,自己从商20多年来,参与了超过20个商会,从慈善、基金会到中小企业商会,应有尽有。他自认是属于出钱出力不求回报的一员,这样的付出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但敢怒敢言的个性,有时也因严厉维护商会的名誉而得罪了一些人。
“在我的认知中,商会是属于大家的,会员是有权因理事成员的差池而提出质疑,就如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若管理不当,股东是有权谴责的。然而,一些资深的商会,因成立已久,一些习性和文化早已扎根,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的事。”
对于有媒体询及MCCC与其他现有商会的区别,雷智雄强调,别企图让MCCC与一些前辈产生任何磨擦。
“举例大家最为熟悉的中华总商会,拥有数十年的历史,并且在政经文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有实力、愿奉献,才有谁有资格加入MCCC
他指出,MCCC的成立并不是要疯狂招收会员或成员来壮大声势,反而是寻求有素质、有能力、想奉献、爱国的华商和企业家加入这个商会,冀望迸发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效应,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
那,谁可以加入MCCC呢?雷智雄幽默地表示,自己的“金睛火眼”是最好的筛选工具。商会的入会条件极为严格,不仅需要两位理事推荐、理事会通过,还得经过他亲自审核,以确保会员的素质。
目前,商会的成员多为上市公司老板、华社的代表人物和慈善家,都是在各自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并有贡献的精英。
“我们所招揽的华商都是实业家,有厂有地有公司。市面上很多公司即使只有3、5人即称自己为CEO或集团,真正的CEO或集团是旗下拥有数百至数千位员工。为了严筛任何有滥竽充数嫌疑的人士,我必须亲自费时去审核。”
他呼吁理事和会员们以“家人的商会”的理念把商会做好。因此,他提醒理事们,如果不了解一个人超过5-10年,或对他公司没有彻底了解,请不要招他进商会。
“因为熟悉的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默契,我讲一句你就来,你讲一句我就支持,建立一个“一呼百应”及一条心的积极文化。”
目前雷智雄已卸下其他商会、机构、组织的职位,专注履行“马来西亚华商总商会总会长”一职。
他透露,MCCC将于9月中到年杪的期间,陆续拜访各政府部门,包括领事馆;12月左右则会举办一场邀请国内外华商前来共襄盛举的交流晚宴,同时亦计划筹办出国考察团,旨于招商的同时也把合作伙伴带进马来西亚,做双向的市场及商业对接。
把“马来西亚”品牌带上国际舞台
雷智雄透露,身为马来西亚华商的一份子,本身很想致力扶助国内企业强大起来,因目前很多企业家会因一些小成就就自满,而没有把业务拓展至外国市场的愿景。
“你看中国,有多少家企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如太阳能、电车,我们马来西亚拿什么和人家比,到今时今日,国产车还是中国的。这让我觉得很遗憾,到底我们的国家发生什么事?”
“MCCC的理事,人脉网络遍布亚洲各国和区域,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寮国等等;我们可以从有的国家引进人才、人力、资源,亦可从日本、韩国、中国、澳洲引入科技、从台湾引入种植业。过往我们常从新闻看到某某部长带团飞至国外考察,但最终把什么带回了国家?他们的贡献有什么?我完全没印像。”
他说,无论是加工业、家具业、太阳能等行业,只要设有工厂,即可与国外企业对接。例如通过MCCC引进中国的企业家、建立合作关系,把他们的科技或产品拿来马来西亚加工,再出售至欧美国家。尤其中美现处于紧张关系,如果中国真放眼在亚洲,马来西亚占有很大优势,语言天才众多、适应能力强,去到哪个国家都能闯出一片天。
同时,透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他希望能激发马来西亚更大的经济效应,把马来西亚独有的艺术和美食文化发挥至国外。
“也许可以在20年后,老外在自己国家的主食已不只是汉堡,而是叉烧包、椰奖饭、印度煎饼、肉骨茶。”
“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及传播,我们凭实力赚钱、缴税的同时,要开发目前尚看不见的未来市场。例如一家肉骨茶店,在马来西亚发展得很好,为何不选择进军海外市场,如中国、泰国、英国,甚至爱尔兰?因为没有人踏出第一步。”
因此,他希望凭籍这种思维的转变及华商的能力,把“马来西亚”这个品牌带动起来,把引以为傲的产品站上全球舞台。

“华商”和政府对立?
雷智雄强调:“我们是企业家、华商的代表,但并不是站在政府的对立点,更不是旨于与马来人、印度人或其他种族形成对立。相反地,我们是要以华商的本色让他们知道华商对国家的贡献有多大,再结合全部民族和种族的力量,助国家一臂之力来促进更好的经济发展。”
他说,如果人民每一天还在争论著不可穿短裤、玩弄宗教信仰课题,抑或滥用土著政策来抢夺华商和印商辛苦打下的江山,相信很多成功企业家宁愿放弃而把阵地转移至其他国家。
“这是一种令人感到绝望的现象,我也担心有一天万利兴的总公司搬出马来西亚。但我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所以我更想通过MCCC的崛起来唤醒各族同胞,我们团结起来做生意,肯定是对国家有益而无害。别让某些意图破坏种族和谐的极端人士以为继续欺压华商就会让我们感到惧怕!”
“过去华社礼让了60多年,但有用吗?没有用!当然我的用意也并非表现出不礼让,而是想把这些信息浮上来,告诉大家我们是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华人,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华商企业,我们华人缴的税不比任何人少,这就是事实!但从教育拨款、大学名额来看看,是否有成正比?”
“我们今天尚能在国家占一席位,全赖我们的思维、文化和观念,但可以很确定的是:我们都很爱国!凡是有喜庆的事,我们扬起的也都是马来西亚的国旗!因为我是华商企业,代表的是马来西亚。”
“其实去到国外,很多人都赞赏马来西亚是个宝藏国家,我也认同马来人是最善心的民族,每当公共地方发生事故,马来人总是非常乐意伸援手,许多印度同胞都是专业人士,所以每个民族都有善恶之人,我们也别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应该把“好”放大,互相尊重和包容。”
因此,华商除了在经济,对文化和社会亦必须有贡献,未来MCCC可能会举办更多团结民族的活动。
对于以上所做的呼吁,雷智雄坦言也许会招来更多友族同胞的攻击,但他并不畏惧,他一心要唤醒那些爱国的友族同胞别再被极端人士利用,别再让种族冲突课题发酵。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