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夫创办的鞋牌Anta 一年营收RM345亿! 比Nike更赚钱!
今年3月,安踏体育(Anta)发布了2022年业绩公告,全年总营收536.5亿元(约345亿令吉),同比增长8.8%,超越Nike中国(514.22亿元)、LI-NING(285.03亿元)、Adidas中国(235.97亿元)同期业绩。
据中国媒体报导,这一报告超出市场预期,最主要的是安踏首次突破了500亿的营收大关,作为一家30多年前从泉州起家的小鞋厂,终于在中国市场上打败了国际运动鞋服巨头兼竞争对手Nike。
安踏体育旗下拥有安踏、FILA和其他所有品牌3个业务分部。 2022年安踏品牌、其他所有品牌两个业务板块的收益均同比增长,但增幅较2021年有所放缓;而FILA品牌的收益则首次出现年度同比下滑。
而Anta这个中国国民品牌的创始人之一,是一名出生在战火年代、靠着勤劳和智慧带领晋江鞋走出福建走向世界的中国慈善精神传承人──丁和木。
出生于1937年战火纷飞的年代,丁和木自幼已背起养活一家的重担。家中有一姊三妹,他是唯一的男孩。小学毕业时,他是学校当年9个考上晋江重点中学的学生之一,但生计所迫只能放弃学业挑起家庭重担。靠海吃饭,凌晨3、4点下海捕鱼、捞蛏苗。
“因为不忍心看我一个人受苦,父亲60多岁了还要跟我下海、下田,冬天很冷也要去。”这种苦日子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创业卖鞋前 他曾是一名渔夫
穷则思变。他将捕捞来的海产品拿到市场上贩卖,结果又被市场管理人员没收,还被人压价。后来长期和商贩打交道,他也学会以生意人思维去和商贩做生意。
70年代末,晋江开始兴办家庭制鞋工厂。 1979年,丁和木倾尽所有创办了一家鞋厂,发展路上顺风顺水,将鞋厂办得红红火火。
据统计,整个90年代,福建晋江生产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运动鞋。 1987年,丁和木已年过半百,即使鞋厂发展遇到瓶颈,他也没了当初的那股拼劲。
此时,他的儿子丁世忠毅然退学,回家帮助父亲管理鞋厂。丁和木很清楚这儿子做生意很有一套,于是让他只身带着1万元和鞋厂的600双鞋前往最大的推销市场─北京。
1991年与儿子共创安踏鞋业
刚到北京,并没有人愿意买,更没有门店与之合作。随着丁世忠展开三寸不烂之舌,并给予“质量不行就赔5双”的保证,吸引一大批顾客,带来的600双鞋也所剩无几。价格低、品质好,一时间好评如潮。
这也让丁世忠灵机一动,带着资金在北京开了家店面;基于有一群回头客的支持,他决定要创造出自主品牌,争取更多市场。1991年,秉着“安心创业,踏实做人”的信念,父子俩创办了安踏鞋业有限公司。
1997年,安踏在全中国已有超2000家门店。同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海外订单几乎消失殆尽,无数企业纷纷倒闭。但安踏却丝毫没受影响,因为安踏国内销售渠道已十分成熟,归根结底,全靠丁世忠的提前布局,这也足以证明他的远见和格局。
为了彻底打开安踏的知名度,丁世忠不顾劝阻、力排众议,花费80万请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做代言人,再花费300万将广告打上了央视。
丁世忠几乎赌上整个企业,那他成功了吗?1999年,孔令辉带着安踏走上央视;次年,孔令辉再夺一枚金牌,他说的那句“我选择,我喜欢”广告语,让安踏名声大噪,这意味着丁世忠成功了。
2006年,安踏销售量直线上升,销售收入也从6年两亿,猛增至12.6亿元,可谓是一步升天。
2007年,安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融资超35亿元。
2009年,安踏收购FILA,正式进军高端市场,又先后收购斯潘迪、始祖鸟、威尔逊等国际知名品牌。如今的安踏,已成为服饰品牌巨头,涵盖高中低市场,更是覆盖休闲、户外运动、运动等多个领域。
带领品牌的成功飞跃,也实现了巨额财富增长的丁和木,为人乐善好施、造福桑梓,常年扶贫济困,为民生福祉、为教育事业慷慨解囊。
2009年12月,他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12年荣获第7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 2021年,丁和木家族捐赠100亿元的股票及现金,创立和敏基金会。他的慈善精神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
资料参考:新华网、搜狐、亿邦动力、新浪财经
图:搜狐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