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权管理模式 叶志超:在危机关头 效果奇佳!
说到漫威公司(Marvel Comics),相信没有人对这么一家经常“霸屏”的公司感到陌生。
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家在全球家喻户晓的公司,不仅曾深陷财务困境,更是险些彻底关门大吉。
那漫威后来又是凭什么起死回生,与DC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稳居美国两大漫画巨头呢?
漫威90年代的陨落
成立于1939年的漫威公司,是由出版商马丁·古德曼创立。但真正将漫威发展壮大的是古德曼妻子的表弟——斯坦·李。
他在1941年就加入了公司,并一手缔造了诸如蜘蛛侠、神奇四侠、钢铁侠、雷神索尔等等脍炙人口的角色。
到了90年代,新兴娱乐方式崛起——游戏、电影、互联网等等,漫威所立足的漫画市场一落千丈。
1989年,在华尔街素有名望的富豪Ron Perelman一举将漫威收入囊中,打算好好“包装”,再将其推向资本市场,狠赚一笔。确实如他计划,漫威在1991年成功上市。但是,在不断 “包装”之下,漫威加速驶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由于过分追求高利润,Ron多次给漫画书进行提价,用不同的精美包装和附赠商品拉高售价。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但久而久之遭读者唾弃。
1996年宣告破产 一度无人敢接手
再加上1990至1995年之间,漫威进行了多笔所谓的“战略收购”,其中不乏玩具、卡牌以及分销企业等等,大多都是亏本生意,推高了债务水平。
在这般发展思路之下,漫威的“英雄之心”早已不在。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上市的这一年,漫威英雄的创作者们如吉姆·李、麦法兰等悉数离开,并自立门户。
最终,公司在1996年底宣布破产。此时,老对手DC曾试图接手,无奈漫威的“巨坑”让其望而止步。
幸运的是,Toy Biz的创始人Isaac Perlmutter凭借其对于公司问题的了解以及对漫威英雄们的巨大价值的认可,奋勇接下了长期亏损和债务缠身的漫威。而由他所领导的新管理层立刻开始对漫威进行止损,剥离了大量不赚钱的业务,最大限度削减成本等等。
他3年内 令漫威转亏为盈
到了1999年,漫威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贵人彼得库诺(Peter Cuneo)。
彼得于漫威而言,如同郭士纳于IBM。短短3年时间,彼得就彻底扭转了漫威的颓势。
其中他做出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用高度集权的方式,重新掌控漫威。
彼得进入公司以后,他整合了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以及首席财务官三个核心职能,全部由他一人主理,形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而原先的管理层全部回归至Toy Biz。
直到2002年,漫威公司转型基本完成,业务也开始稳步提升,并走上轨道之际,彼得才重新设立这三个职位,并且卸任至各个职位的继任者,自己退居幕后。
“一言堂”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危险的。但危机关头,彼得非常清楚只有高度集权才能让公司尽快达成一致并且调整战略,才可能赢得微弱的一线生机。
即便葬送自己此前的声誉也在所不惜,他勇于决定,并且承担决定后的全部责任。而任何一个身处企业转型中的管理者,但凡能够有如此破釜沉舟的决心,相信成功的可能必然增添了几分。
后来漫威起死回生,直到2009年底,迪士尼斥资42亿美元收购漫威娱乐有限公司(英語:Marvel Entertainment LLC),并获得蜘蛛侠、钢铁侠以及其它5000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
高度集权 公司内外才能尽快达成一致
虽说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乍听起来不太妥当。但其实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起来,反而是最有效果的。
譬如彼得进入漫威后,大刀阔斧整合了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以及首席财务官三个核心职能,全部由他一人主理,形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
无可否认,“一言堂”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危险的。但危机关头,只有高度集权才能让公司尽快达成一致并且调整战略,避免过多声音的出现,影响最终决定。
如果您想要创业,创办属于自己的一门生意,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了解。BossBoleh会协助您了解在大马创业开公司,做生意的必知事项!
点击链接: 创业开公司必知事项
专栏作者:叶志超 (YYC超越集团主席)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