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真的会彻底取代人类吗?专家:就算到了2041年 AI还是无法掌握这3大能力!
人工智能(AI)机器人已开始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科学》杂志预测:到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将被AI替代。从蓝领劳工到白领专业者,无不为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饭碗捏把冷汗。难道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吗?
AI趋势专家李开复与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陈楸帆在《AI 2041:预见10个未来新世界》一书中提及:“想要从容应对AI时代的就业形势,我们首先应该清楚AI的特点,例如AI不具备什么能力,不能完成什么种类的工作,然后才能抓紧时间提前增设AI无法接管的工作岗位,为人们提供相应的职业咨询,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从而实现AI时代工作岗位的供需平衡。”
根据他们的看法,在以下三个方面,AI存在明显不足,即便到了2041年,AI可能仍然无法完全掌握这些能力。
第一:创造力
AI不具备创造、构思以及战略性规划的能力。
尽管AI非常擅长针对单一领域的任务进行优化,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但它无法选择自己的目标,无法跨领域构思,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也难以具备那些对人类而言不言自明的常识。
第二:同理心
AI没有「同情」、「关爱」之类感同身受的感觉,无法在情感方面实现与人类的真正互动,无法给他人带来关怀。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够「人性化」。
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已致力改进AI在这一方面的缺陷,但人类在需要情感互动时,仍然很难从机器人的身上得到心里所期待真心的关怀,收获心灵上的慰藉。
第三:灵活性
AI和机器人技术无法完成一些精确而复杂的体力工作,如灵巧的手眼协作。此外,AI还无法应对未知或非结构化的空间,并在其中执行工作任务,尤其是它观察不到的空间。
持续学习 才能保住饭碗
要面对新的变局,光靠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应付当今世界的迅速变化;靠单一技能保住饭碗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鉴此,人们要有不断学会新技能(re-skilling)的能力。
企管顧问公司韦莱韬悦人才与奖酬咨询总经理魏美蓉指出,千禧年出生的孩子已准备进入职场,他们毕业后做的工作,会有50%的工作内容和现在不同。
台湾万宝华总经理吴璧升也强调学习力的重要性。他说,最好的例子就是10年前还叱咤风云的诺基亚手机,现在已经不复当年。
企业与人才想在变迁之下生存茁壮,持续学习转型是唯一道路。
魏美蓉强调,人工智慧只会取代部份人力,而非全部。未来人才和职能的关系将重组,某些工作的确将改由自动化完成,但同时新型态的工作需求会增加。
“以银行柜台服务人员为例,当转帐、存款、购买金融商品都透过线上完成,柜台服务人员就要转变成客户关系经理,从人的角度提供机器还做不到的服务。”
“再以医生为例,癌症治疗如果搜集够多病人和病历大数据,能在一开始就找出最适合的治疗方式,诊断会更有效率,但并不表示不需要医生,反而让医生更有时间倾听病患需求,表达关爱。”
资料参考:天下杂志、大数聚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