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parich清盘 他果断接手 转攻“高CP值”市场 计划5年内全马开50家分行!
大家都知道大马美食老字号Papparich的经营商早前清盘了,就在清盘师将之拍卖时,一家本地上市公司旺梨资源(Pineapple Resources)竞标成功,继而使Papparich得以重现大马市场,而且正蓄势待发,要老饕们准备好体验保留传统却又超越经典的优质美食。
背负“带领Papparich重新旗鼓”重任的功臣就是旺梨资源执行董事林建聪!
Papparich可说曾是最具大马美食代表性的连锁餐饮品牌,全盛时期拥有超过100家分店,但因经营和管理不当,最终面临清盘的命运。
高峰期一个月营业额超过RM30万
而林建聪的父亲,曾是Papparich的加盟商之一,2016年在人流鼎盛的Nu Sentral开了一间Papparich餐馆,开业第一年即生意爆火,最高峰时期创下一个月超过30万令吉的营业额。
那时的林建聪掌管着公司的IT业务,但他从小就是个对美食有要求的吃货,对每个领域总着抱持学习的心态,因而主动请缨到餐馆帮忙,负责食物的品管和营运,从中吸收了丰富的餐饮管理经验,奠定了日后在该领域大展拳脚的基础。
延续Papparich的成功,林建聪创办了自家泰式热锅餐馆Bhai Jim Jum,2019年在KL Pavillion开业,目前拥有5家分行。
餐饮生意做得蒸蒸日上、天天客满之时,一直处于顶级评价的Papparich,大约在2018年的口碑开始直线下滑,食客的回馈尽是一片漫骂。
据林建聪透露,原来Papparich在宣布清盘前,加盟商已面对供应不足的问题,从食材到酱料,中央厨房总是无法为加盟店提供足够的份量,不然就长期延迟交货,导致加盟商必须有自救,如自找原料、材料,甚至自己调配酱料,所以导致那时大部份的Papparich分店都出现食物水准参差不齐的情况。例如可能A区Papparich炒粿条的酱料和B区的不一样,两家咖喱面味道也不一样。
不过,幸好当时Nu Sentral分店有自家大厨驻阵,因此该间分行的生意其实不太受影响。
唯Papparich经营商苦撑了几年后正式清盘。更令人气愤的是,在Papparich出状况之前,林建聪公司刚与该经营商签了5年的更新合约及费用。至今,该事件仍由律师处理当中。
既然此品牌名誉已受损,为什么旺梨资源还是会选择收购Papparich呢?
林建聪表示,Papparich一直以来都是高质量美食的信心保证,与美食挂钩,拥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名气和支持者。而且,自己与家人都是对美食老饕,也是Papparich的拥趸,所以当初父亲才成为Papparich加盟商。看着好好的一个品牌因经营不当而消失在大马市场,感到可惜。
由于有了创办泰国餐馆的经验,他深深了解,若要重新创立品牌,是需要时间去打响名气,加上想延续Papparich的美食,因此促成了旺梨资源对Papparich的收购。
坚信“好吃的食物必有回头客”
这次手握Papparich在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经营权,首要任务就是重塑品牌,两父子对此都有一致的理念: 以食客角度出发,以食物品质为重。他们相信,好吃的食物自然会有食客回头。
林建聪指出,Papparich如今希望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高CP值餐饮品牌,保留大马独有美食风味的同时,亦会融入创新,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当然最重要的两点,坚持不变,即:合理的价格,以及食物的品质。
旺梨资源于2023年12月在Wangsa walk mall 开设Papparich重出江湖的首间店面─Papparich Lite。随后,陆续在巴生谷开了6家加盟店,以及3家在东马与区域授权伙伴合作的分店。
自重开后,生意和口碑皆取得蛮不错的响应。以“Lite”为名,是体现一个简单用餐的环境设计,有别于过往可喝茶聊天的咖啡座风格,以应付较多的人流,比较适合购物广场内的运作。同时,预计日后也不排除会推出类似on the go方便上班族的便餐。
5年内全马分行增设至50家!
谈及目标,林建聪表示,要在5年内全马开设至50家分行,包括加盟与自家经营,入驻商场及设立店面。这些分店将分布在中马、北马、南马、东海岸和东马。
“目前最重要是做到稳定供应,完成中央厨房的建设,再严检每一批货的品质。当一切趋向稳定后,公司就可参展招商,往区域性去开发。预计今年内可完成这项计划,在明年正式大展拳脚。”
对于餐饮业的极速变化,林建聪坦言目前的市场很挑战,因此Papparich把定位在高CP值、高性价比,在做到价格合理之际却尽量不去牺牲品质。
“其实我们的原材料一直在涨价,但我们没有去调涨餐单价格,可以的话就继续维持。在这个大环境,谁都不容易,大家一起熬过去。”
目前专注在餐饮业发展的林建聪,其实是一位IT专才,带领公司的IT业务冲破阴霾、创出辉煌。
出生于1981年、生长在吉隆坡的他,爷爷开了一家回收废铁公司,父亲接手后,公司转型至经营建筑材料。
约90年代初,是大马科技和资讯工艺刚起步的时期,随着父亲的企业开始往IT发展,林建聪10多岁时已进公司帮忙处理IT的事务,包括产品买卖零售;当时的电脑、打印机、印墨及手提电话大哥大,对他来说都是很新奇的东西。
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成绩都在全校前十名以内,中学毕业后进入本地大学念工程学再深造商业系。从小在经商环境的熏陶之下,他也常跟随父亲到国外观展,促使他在求学期间对“做生意”已热血奔腾,并有尝试去做买卖,比如与朋友一起开档卖猪肠粉。
大学毕业后,约25、26岁时,他还是跟着父亲的脚步,进入家族企业从低做起,到公司位于刘碟广场的电脑店当销售员,卖电脑、打印机、印墨等等。在销售和服务方面吸取了约5年经验后,他在大概30岁时升职进入公司的核心部门─采购及寻源,35岁即晋升至高管,被委任为执行董事。
谈及自己在IT业务上的成就,最令林建聪深刻印像的是开拓了电子商务。 约十年前,在Lazada、Shopee火红之前,常观察国外市场的他已察觉到电子商务的趋势,因此洞悉先机的他预先设立网页,带公司开辟电子商务的路线。
经过3至4年的精心经营,他成功把公司线上业务带上轨道,同时间,他还在全马开拓了108个销售点,成为全马最大的IT方案中心,业务版图覆盖全马最负盛名(当时)的霸市:Tesco、 Carrefour和Aeon。即使面对几乎让整个市场瘫痪的MCO,Pineapple Computer的线上业绩依然维持,甚至有所增长。
当时父亲已把旺梨资源全权交给他,自己专注回泉发资源有限公司(Chuan Huat Resoucers Bhd)在建筑材料领域的生意。
企业家的日程就是不断面对挑战,经历云霄和低谷。他在IT业务中最大的成就是开拓了108个销售点,并率先带领公司踏上电子商务轨道;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最大的挫折也在此。
由于业务抵不过后疫情的现实,MCO重开后,线下生意直线滑落到令人惨不忍睹,向来从不轻易言弃的他,几经努力后也无法挽回劣势,唯有眼睁睁看着102个销售点关闭,剩6家销售点经营至今。
“朋友常说我的性格:很坚持、执着,要做的东西一定要去做,比如IT面临瓶颈的时期,一直期望在下一季业绩会好一点,结果坚持了3个季度才接受残酷的现实,挣扎了很久才决定放掉那102个销售点,告诉自己:即使再舍不得也得理性。”
他直言当时的自己很是心痛,虽感觉之前投入的努力一瞬间化为鸟有,但也深明这是整个大环境的因素,如不放手只会一直亏损下去。因此,他选择重整资源,把IT的专注转去线上,线下就集中在餐饮业。
从IT领域横跨至餐饮界,身边的人都说他是工作狂,而林建聪却非常享受工作。
工作上的挑战,对他而言,从不是压力。
“工作就是要投入啊但相比起现在,以前工作狂的情况很严重,可以一整天呆在公司,可以全天为工作而忙,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份,遇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婚后虽有改变,但还是会以工作为重,包括一有时间就会去自我增值。”
对于创业心得,林建聪坦言,有发现到很多人在创业路上走得不够坚持。
“现在的创业环境很“精彩”,天天都有新鲜事,资源资讯亦很多,竞争也越发越激烈。但如果你真的喜欢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请继续坚持下去吧。“
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