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补贴,真的帮得到大马穷人吗?
政府正研究中的针对性补贴,真的可以应对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并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民获得政府援助吗? 首相依斯迈沙比利早前在国会下议院指出,政府正在研究以何种形式来落实针对性目标群体补贴措施,一旦有了定案将提呈到下议院这里公布。 执业财务规划师周志强接受《老板好》电访时指出,政府推出针对性补贴和顶价措施的做法,确实在短期内协助人民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是可行的,但这些肯定不是长远之计;无论是解决通货膨胀或某群体入不敷出的问题,都必须从长计议,而非长期性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汽油津贴 M40受惠更多 他说,政府给予的津贴,汽油占了大部份额度,但若谈及津贴是要针对B40群体给予协助,其实B40从汽油津贴中的受惠程度并不大,反而是M40或以上的拥车人士获益更多。 “政府调整汽油的举措一定会引起许多拥车人士的反弹,也会带动运输和物流业的成本上升,最终结果极可能是引起另一波的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循序渐进让市场接纳油价波动的方式,再拟定适当的机制来针对目标群体给予津贴,重新分配津贴模式,进一步减少汽油津贴取消后的反弹情况。” 他补充,除了汽油津贴,政府也该从财政预算案中去关注过往无效的津贴,再从中做出调整。 当被询及政府该以哪种方式发放补贴才能直击目标群体时,周志强认为固本确实是有效及可行的方式,让B40名单上的受惠者可直接凭固本前往超市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食品和必需品;因为派钱的方式,政府无法确保该笔钱是否真正到达受惠者的手上,亦有可能花在非必要的开销上。 周志强:政府应从长计议,重新调整补贴分配模式,助人民解决通货膨胀及入不敷出的问题。 设商品顶价 是把双刃剑 另一方面,他亦提及,顶价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大家可以在短时间的表面上,看到物品价格受到控制,但一旦伤害或影响商业操作时,会引发连串问题,就如较早前鸡肉短缺的情况。 “政府应指标性地去执行而非采用强硬性的方式。”政府落实针对性补贴,表明目的是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民获得政府援助,而当中所指的受惠目标是较倾向于B40群体。 周志强透露,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最需要获得政府协助的是弱势群体,如单亲妈妈/家庭、残障人士,这些才是真正需要长期协助的群体。 因此,他认为,在划分“该帮助的群体”时,不应以收入作为指标。 “B40主要是被归纳为收入不高的一群,当中的原因可能是个人不具备竞争力,无法从事高收入的工作或本身工作态度及能力的问题;另一宏观角度就是,政府要进一步提升经济政策,让技术员工享有更高的收入。” 他举出例子:中小型企业(SME)在马来西亚经济中占重80%,若要提高员工的收入,SME须获得政策性的措施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包括技术、研发、出口等等方面,从中方能培养员工,让他们的竞争力与收入成正比。 “当他们拥有了高收入,才可解决‘被需要协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