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企业家

Picsart 23 03 23 17 56 09 622 怡保老师贷款10万创业卖美容产品 如今成大马女富豪 坐拥17栋别墅! 1

怡保老师贷款10万创业卖美容产品 如今成大马女富豪 坐拥17栋别墅!

怡保老师贷款10万创业卖美容产品 如今成大马女富豪 坐拥17栋别墅! 她就是在大马赫赫有名,被称为“粉红女郎”的马来女富商拿督斯里哈斯米查奥曼(拿督Vida)! 图取自Utusan Malaysia 也许大家对拿督Vida的印像就是晒砖戒、金条等炫富帖子,但你可知道,她曾经在华小担任了长达12年的老师? 出生在吉兰丹马樟的拿督Vida,从小就吃了不少苦,8岁时失去父亲,让她学会了独立,很早就展现了经商的天份。在上学时,她会向朋友出售盒饭来赚取零用钱。 到了大学,她向同龄人和老师销售产品,还从事兼职工作来养活自己,包括曾在工厂打工、担任推销员和在快餐店工作,并尝试过售卖椰浆饭。 曾在怡保培南华小当老师 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教育科系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教师,每月赚取稳定的收入。她曾经在怡保培南华小担任老师,说得一口十分流利的华语。 担任教师期间,拿督Vida开始对美容领域有兴趣。执鞭12年后,她毅然辞职离开教坛,进入国家职业培训委员会工作。之后,她用10万令吉贷款创办了维达(Vida)美容,并从政府获得了100万令吉的拨款来发展业务。 然而,当她将一半资金投入到广告上时,公司正处于倒闭的边缘,庆幸的是,她在国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投放的广告开始奏效,生意才好转。 从那以后,她对自己的产品营销方式更为谨慎,经常使用自己作为品牌大使;如今的她,拥有17套别墅20辆豪车,被外界一致认为是传奇女富商! 从过去到现在,外界传拿督Vida是靠政治关系来致富,其实真正让她致富的原因是她旗下的美容帝国,加上善用一些网络上的机会让她在短时间内受到不少民众的注目,而她平时在一些投资中获利,确实是不少生意人学习的榜样。 她过去曾结过两次婚,唯最后皆以离婚收场。在两段婚姻中她拥有4个孩子,其中两个(与首任丈夫生下的)孩子艾迪和艾德里,在2013年的一场大火中身亡,这也是她最不愿提起的悲痛经历。她曾在一个缅怀孩子的视频中写道:“失去他们,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事。” 外表和举动总是出人意表的拿督Vida,近期因奖励女儿约146万令吉的马赛地6轮越野车,以及要为她9岁儿子的布加迪威龙跑车竞标 “VIP 6”车牌,又再度在网络上引来争议。 她还有什么令人“惊讶”的举动呢?且来看看: ...

海鸥集团

居銮辍学生从政坐牢8年 最后白手起家创办家喻户晓的“海鸥集团”!

居銮辍学生从政坐牢8年 最后白手起家创办家喻户晓的“海鸥集团”! 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陈凯希是大马知名企业家海鸥集团创办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海鸥集团”不但成了家喻户晓的商品品牌,而且也是首家成功在大马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华传统保健品公司。 他生前也活跃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多个团体,包括马中友好协会、马中总商会、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马中文化艺术协会等,为华社贡献良多,在推进马中友好关系以及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方面,更是做出很大的贡献。 1937年出生于居銮 陈凯希于1937年出生在柔佛居銮,当时正是日治和英殖民的战争年代。他拥有12个兄弟姐妹,家庭状况极其艰难,因为家境贫寒的关系,他只念到初中二就辍学了。 为了讨口饭吃,年纪轻轻的他就做过各种粗重的工作,包括割胶、到黄梨罐头厂削过黄梨、摆地摊及修理过脚车。童年和成长生活十分坎坷。 除了失去接受更高的教育的机会和被逼当童工,陈凯希还在12岁那年被父母送回中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再辗转回到大马。 随后,他在姐姐帮助下读完小学进入初中,并曾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后在50年代中期参加劳工党,成为柔佛分部受薪秘书,历任劳工党副总秘书,并任社会主义阵线(社阵)副总秘书。 从政期间 被捕入狱8年 他曾在1959年及1964年国会大选中败北, 1961年至1963年终于中选新山市议员。1965年2月13日,反对党社阵发动 “争取人权纪念日” 大示威,担任总秘书的陈凯希被捕,度过了8年的铁窗生活,当时的他正值少年黄金时期;出狱后的他已是36岁,第一件事就是与陈秀英结婚。 简单姞婚仪式在女家楼台上举行,婚后的他在堂兄弟与秀英的兄弟农场工作。但是当时的收入连买烟都不够,如何养家呢? 由于生活逼人,陈凯希迫于无奈,只好到经营中国商品的英丰公司担任小职员。那时,他还要每天向警察局报到。这段日子,他开启了生意头脑,也是他由政治转向商业的第一个念想。 筹集16万 在巴生开店卖中国货 ...

医生企业家

Sarawak穷小伙逆袭医生企业家 如今他创办的医疗集团 全马拥90家连锁分行!

Sarawak穷小伙逆袭医生企业家 如今他创办的医疗集团 全马拥90家连锁分行! 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就更自信、更美好人生的“底气”。 而这次故事的主人公,出身自砂拉越泗里街一个偏僻的乡区,小时候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两餐肉,平日都是以白饭或粥配炒花生或咸鱼为一餐。 如今,由他创办的初级医疗集团已在全马拥有90间连锁分行,2023年更放眼增设30间分行。 他就是大众医疗集团(Public Medicare Group,PMG)创办人詹庆将。 他在接受《老板好》专访时透露,小时候家境贫穷,父亲是种植胡椒的农夫,妈妈是家庭主妇,家有3位哥哥和1位姐姐,他排行最小,是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他说,当时农作物价格并不高,家里经济并不理想,直至大哥SPM毕业后到木商公司工作,努力赚钱在市区买了房子后,让一家迁到市区,家境才慢慢好转,而他自己也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由于住得靠近图书馆,我常常往那跑,在多阅读的习惯之下,英文和国语能力大大提升,学识和学业也增强了,自信也自然提高,开始活跃于校内活动,成为学长团团长。Form 4的时候,有老师热心分享职业愿景,当时我就立下志向要成为医生。” 成绩标青的他,2001年以STPM 4A的佳绩进入马大医学系,他也首次离开家乡踏足繁华的吉隆坡。纵然成绩再好,但由于教育的关系,他的英文能力始终稍逊,面对一大堆的医学专有名词,往往一页课文也得花上一个小时才能理解。 但,这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认识了至今仍是好朋友的印度哥们,逼自己天天以英文跟对方交流,终于克服了这一障碍。 为减轻父母经济负担 他兼职做行销 念大学期间,詹庆将的哥哥姐姐们已各自成家立业,有了各自的经济负担,原已退休的父亲为了赚取他的学费和生活费,重拾农耕工具再种植胡椒。这让詹庆将很是心疼。于是他开始兼职加入行销,靠着额外收入和奖学金,减轻家人的负担,大学最后3年已完全经济独立了。 这段兼职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旅程埋下了种子,他深深了解到,即使医生这一职业再专业,单靠双手仍是会手停口停,唯有创立起一番事业才能让钱不停滚动,让生活无忧。 大学毕业后,詹庆将进入政府医院工作4年,全心专研及提升医术。当时的他驻守诗巫和泗里街医院,察觉到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很少,私人界也欠缺完善且很好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来帮助人民。那时的他,已看到这方面需求的缺口和潜能。 ...

白手起家

“上天给我一副烂牌,我也要打出精彩人生” 24岁无臂青年白手起家 靠养羊发家致富!

“上天给我一副烂牌,我也要打出精彩人生” 24岁无臂青年白手起家 靠养羊发家致富! 要祝福别人在生活中、在事业上迈向更好的前程,我们一般会说“展翅高飞”,然而有一个人,在刚成家准备立业、最有冲劲的年华之时,因一场工厂事故而断送了双臂,失去“双翅”的他,从此该如何在人生中高飞? 《无翅飞翔》是一部取材自真实的脱贫故事,主人公刘文武的原型── 刘斌,是中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电影由他本人亲自演出。 22岁因一场意外失去双臂的他,通过10多年的努力,不仅依靠顽强意志靠养羊白手起家,更创建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带领身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80后的刘斌,出生在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头,从小家里就不太富裕。由于家贫,他15岁就辍学打工。 2002年,已长大成人的刘斌与一位姓阎的女孩结婚,但家里经济条件实在太差,他决定跟从岳父建议,“入赘”阎家。 虽然刘斌没有钱,但是好在他既聪明又能干,能够吃苦耐劳,养起了妻子一家。婚后一年,两人有了孩子,但幸福时光仅仅维持了几个月,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一场事故 失去了双臂 2003年10月,刘斌这一天如往常般在工厂上班,没想到他负责的那台机器竟然意外发生了故障,其中一块部件重重向刘斌砸来,他躲闪不及,当场就被砸晕了,他苏醒时发现自己的双臂没了,两只手臂只剩下肘关节以上的部分。 之后,刘斌性情逐渐变得有些暴躁,他来到工厂要求赔偿,但是岳父一家人觉得工厂老板与自己是熟人,就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可让刘斌气坏了,在他的不断坚持下,工厂最终赔偿了他14万元(约8万9000令吉),但是即便拿到了这笔钱,刘斌在岳父的家中开始处处不受待见,妻子更是对他嫌弃。没过多久,这一家人便将刘斌彻彻底底的“抛弃”了。 当时的刘斌,想死的心都有了。 2005年,他带着儿子回到老家淳化,待在窑洞里整整7天,门都没有出。父亲年迈、母亲聋哑,那时儿子还不满两岁,村上很多人都用质疑的眼光看他。 后来他想通了,自己还有健全的双腿、灵活的头脑,一定要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庭。 于是,他从练习吃饭、上厕所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开始,重新适应生活。 没了手,穿衣、吃饭、上厕所都艰难。为学吃饭,刘斌的舌头被烫肿了无数次;为了独立上厕所,腰间被墙上的钉子划破了无数次。他忍着痛一次一次的试探,慢慢地学会了吃饭、上厕所、打电话、开三轮车。 生活的艰难被乡邻们看在眼里,遇上困难他们都来帮忙,孩子生病没钱治,大家主动借钱,平时不管走到谁家,赶上饭点,都要留下吃了再走,有时还要一口一口的喂。乡亲们的善行让我感受到了爱,看到了光,更加坚定了刘斌活的更好、活出人样的信心和决心。 24岁时,为了养家糊口,刘斌开始养羊,后来又学习贩羊。 ...

Picsart 23 02 21 18 17 53 554 Salesman转行卖食用油、矿泉水 如今77岁的他,已成大马鼎鼎大名的"油水大王“! 6

Salesman转行卖食用油、矿泉水 如今77岁的他,已成大马鼎鼎大名的”油水大王“!

Salesman转行卖食用油、矿泉水;如今77岁的他,已成大马鼎鼎大名的"油水大王“! 出生于清寒家庭、在战乱中成长的他,年轻时期曾在油厂当销售员,而这正奠定了他日后成为大马"食油大王"的基础;80年代未,在人人喝自来水的时期,他在一片嘲笑声中创立了必胜(Spritzer)矿泉水……他的奋斗步伐,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就是今年77岁的义利(Yee Lee Corp Bhd)创办人,拿督林国璋局绅。 1920年代,林国璋的祖父带着他年仅6岁的父亲从中国福建省乘搭货船来到当年的马来亚,并落脚于霹雳江沙。之后,林国璋的父亲在结婚后,移居至印尼峇淡岛,夫妻两人以割胶为生。 林国璋于1945年1月24日在峇淡岛出生,当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持续中。由于战争导致在峇淡岛很难找到工作,因此,林国璋的父母便搬回江沙,同样当割胶工人。 1948年,开始实施紧急状态,英政府将50万名在森林边缘生活和工作的居民集中在一起,林国璋与他的家人是其中被英政府集中的家庭,因此,他们搬迁至霹雳太平,以零售和批发饼干为生。 这期间的林国璋与父母不断被迫搬家,在过程中,他辗转念过7间小学和3间中学。 上世纪60年代  他当时月薪仅RM100 在艰难生活的催逼之下,林国璋在15岁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吉隆坡一家食用油公司负责开货车送油,后来升职为销售员。 1966年,他每月薪资是100令吉(相等于现在的660令吉) ,每晚与同事睡在公司楼上的客厅。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经历,他跑遍了雪兰莪和吉隆坡,抓住了食用油的商机。 林国璋很努力的工作,也很努力地存钱。最终,在与亲友联手下,23岁的他开始创业。 1968年,林国璋创立义利公司,最初只以食油加工及包装出售为主。接着于1976年获得银行贷款,在怡保打昔工业区设立炼油厂,踏上提炼棕油之路。 同年,他建立义利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享誉为大马食油老字号的“红鹰油”就是在当年诞生。 80年代后期,林国璋发现国内的瓶装矿泉水都来自进口品牌,就动了售卖瓶装矿泉水的心思。 1989年他创立Spritzer矿泉水时备受嘲笑,不过,今日这品牌已成为国内最畅销的矿泉水品牌。 ...

Picsart 23 02 19 18 20 17 103 "老板,好心你减下肥" 8

“老板,好心你减下肥”

"老板,好心你减下肥" 张珲珊 (药剂师兼企业家) 本来想说写些关于情绪害人不浅的篇幅,可是最近许多的话题都是在于有什么“仙丹“可以快速减肥?可能是新年"Heng Ong Huat"后“吃过拢”的后遗症。 老实说,我们公司的减肥药或减肥产品 ( 除了一些纤维粉排毒的),在我们系统里是属于最最最 Slow Moving 的。 因为很多时候,我实在不能将减肥产品,跟团队或顾客朋友说成是止痛药酱,一吃就马上见效,掉个5-10kg。就算吃了过后,没有体重管理,也会反弹得像闪电那么快。 减肥就像做生意或工作,没有所谓的一飞冲天或成功学/速成班,中间也有失败,重新再来,达成目标,成功后太自满,又遇失败,再重头来过。 假如我们没有上天“吃极都不肥“的恩赐,那么也不要怪天怪地,可以诚恳地、努力地、认真地、坚持地、简单地重复以下5大要点 (真人真事): 1)降  需降糖,加工产品和碳水化合物。许多过甜的水果能免则免,要吃的话番石榴或苹果就好了。 晚餐最好6-7pm 完成。一天就可以无风无浪。假如朋友 ...

华人船王

华人船王96岁高龄 仍无病无痛 “我的养生秘诀,就是…”

华人船王96岁高龄 仍无病无痛 "我的养生秘诀,就是..." 他从船长出身,再当上船东代表、经纪人、合伙人,进而成为纵横全球的船王,他的成功故事相信大家都曾听闻。 然而,96岁高龄的他,依然身强体健、无病无痛,比起同龄人甚至青年中年人也绝不逊色。 在“华人船王”福茂航运集团创办人赵锡成身上,明确表现出“年龄只是个数字”的说法。虽然已年届96岁,但他看起来精神奕奕,除了有些重听,并没有太多健康问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亦应答得不急不徐、有条有理。 一般上,大部份成功人士会有永不言休的精神,赵锡成绝对是其中之佼佼者。 尽管航运集团事业已经交由最小的女儿赵安吉接班,但这位在商场身经百战的创办人仍不得闲,至今仍维持每周上班5天的工作量。原因是:他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感染年轻人的朝气,来带动自己的精神、情绪和心理。 赵锡成每天和集团主管的午餐约会,把经验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世代则回馈他过去不曾想到过的创新想法。双方彼此激荡谋合,青银两代同做同乐,让他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充实而有目标。 没有了健康 什么都是空谈 赵锡成曾说:“以财产数字来比喻,即使后面有再多的0,如果最前面少了1,等于什么都没有。那个1,就是健康。健康是生活的基本,没有了健康,什么都是空的。” 原来,出生于1927年的他,当时是个未足月的早产儿,父母煞费苦心照料,也因此鞭策他从小养成锻练身体的习惯。 从小学一路到大学,赵锡成的体育活动表现不凡,最擅长的是乒乓球、田径和划船。大量而规律的运动,让体弱多病的他改头换面,也奠定了良好的健康基础。 “如今仍每天游泳半小时” 早年从事船员工作,他习惯在船上爬上爬下维修装备、对搬运荷重的劳动习以为常。即使年事已高,但运动的习惯他依然坚持至今,每天游泳半小时,是他保有体力、维持精神的关键,有时还会在女儿的陪同下去健身房运动。 至于饮食方面,由于年为航运集团业务闯荡大江南北,品尝各地的美食和小吃。因此他对于吃很少挑剔,饮食方式中西合璧皆宜。 通常,他会在每天早上吃稀饭、中午吃西餐,晚餐则吃中餐。套他自己说的,基本上他什么都吃,没有吃养生品的习惯,但是很坚持三餐时间要固定,早餐一定不能跳过。午餐时间是12点到1点,晚上8点吃晚餐。 规律的运动与生活作息,让赵锡成更容易掌握健康状况,血压和血糖都在控制范围内。 船王传奇故事从热爱航海开始 赵锡成出生在上海嘉定马陆镇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是家中独子。父亲赵以仁是一名小学校长,母亲许月琴则是温良贤惠,持家有方的好妻母。胸有笔墨的父亲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教他识字、读书、做人。 ...

铝业大王

大马铝业大王-管保强身家260亿 “我是正宗客家人,每年带全家50人回梅州省亲!”

大马铝业大王-管保强身家260亿 "我是正宗客家人,每年带全家50人回梅州省亲!" 他有“马来西亚铝业大王”之誉,他掌舵的齐力工业,更是东南亚最大的铝业集团。 2022年6月,他与家族入选2022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以62亿美元(约264亿令吉)排第3位。他就是齐力工业( Press Metal)的创办人──丹斯里管保强! 图取自:南洋商报 铝业是管氏兄弟家族的主要产业。管保强除了是东南亚最大冶铝厂商“齐力工业”CEO兼最大股东,同时也是广东澳美铝业董事长。 如今齐力工业的市值(截至2023年2月10日)高达430亿令吉。该股也是大马30大蓝筹股之一,在市场上相当具有份量。 第一间厂 从雪州Puchong做起 管保强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是客家人。上世纪40年代,其父母从梅州移居大马,他的家人们不仅会说客家话,也会说广东话、普通话。 小时候,管保强在吉隆坡华校接受教育,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电气工程理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吉隆坡,参与家族创办的齐力工业集团。 齐力工业第一间工厂设在雪州蒲种,只有12名工人,后来公司迅速发展,管保强把工厂移至巴生加埔。 1993年,齐力工业在大马交易所挂牌上市,并逐渐发展为东南亚最大的铝业集团之一。 齐力工业的的铝型材,进入国际市场后,管保强感受到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压力。进入21世纪,管保强看到了很多“出海”的中国铝工业公司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他预估中国铝工业将要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而这将给他们带来挑战。 基于大马本土市场有限,企业要做大就必须跨国经营,经过一番考虑,管保强及其家族决定到中国投资创业。 孤注一掷 斥1亿在广东投资 2005年,大马铝业巨头管保强决定在广东佛山三水投资2400万美元(约1亿令吉)建设铝厂时,不少人说他做了个风险很大的决定,可事实已证明这个战略举措是正确的。 ...

Picsart 23 02 03 19 36 04 061 他赌牌8年狂赢1600万马币 再All in创办Lalamove! 12

他赌牌8年狂赢1600万马币 再All in创办Lalamove!

他赌牌8年狂赢1600万马币 再All in创办Lalamove! 说到Lalamove(货拉拉)这家物流公司,相信许多大马民众,尤其是经常使用物流服务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成立于2013年,Lalamove这家香港独角兽企业于2022年3月的最新估值已高达100亿美元(约424亿令吉)。而这家公司的创办人,就是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的周胜馥。 周胜馥不仅靠赌博实现财富自由,Lalamove更被他称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赌注”。 周胜馥于1977年出生在中国广东揭阳,3岁时跟随家人移民香港,定居于新界。 1995年,他在香港中学会考考获十优的成绩,从12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届会考状元之一,同时更获得一笔奖学金。他随后赴美国升学,在史丹福大学攻读物理学。 中途,他觉得理工科每一道题都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物理学似乎略为枯燥无聊,于是,他改修读经济学。 辞去百万年薪 成为职业Poker玩家 以优异成绩( Distinction)毕业后,他顺利进入贝恩策略顾问公司(Bain & Company)工作,年纪轻轻就坐拥百万年薪(超过54万令吉)。工作期间,他迷上了德州扑克(Poker),几年后,他更辞去高薪厚职,醉心研究Poker,当上了职业玩家。 学霸出身的周胜馥,在玩德州扑克时也展现出惊人的才能,每个月在赌场内可以赢到10万元(约5万4000令吉)。到了第8年,周胜馥已经从赌桌上赢得3000万元(约1600万令吉)。 打牌打到腻 决定砸1600万创业 当时,周胜馥也逐渐对德州扑克生厌,打牌本身和赢钱已经让他提不起太多兴趣。在德扑上没有进步空间后,他开始想做一些创造价值的事。想了很久,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唯一能永久满足自己的冒险精神的事是:创业。 2009年,周胜馥带着赌赢回来的3000万元(约1628万令吉)回香港,在楼市不被看好之时购入超过10个物业,再于2013年卖出名下所有的房产。 ...

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具备强大心理素质 他们从来不在乎这7件事!

成功人士具备强大心理素质 他们从来不在乎这7件事! 明明每天勤恳工作,从不偷懒懈怠,为什么自己还是无法与“成功”划上等号呢? 事实上,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最大差别在于“心态”。而非仅仅的“努力工作”与否。那些已经“上岸”的成功人士,一般都有一套自己的工作哲学。他们相信很多事的同时,也根本不在乎很多平常人还在很在意的事。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作者Travis Bradberry在《企业》(Entrepreneur)一书中总结出 7个“成功人士不在乎的事”: 1.不在乎自己的年龄 不管你现在几岁,年龄真的只是一个数字,它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也不能说明你是谁、该做什么。想想年轻的成功企业家,难道他们的年纪说明他们什么都不会吗? 人们总是告诉你,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不要管他们。只要跟随你的心,听从你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受困于你的“身体年龄”。 2.不在乎别人眼光 当你的成就感来自于他人的掌声与赞美,代表你一直在被别人牵着走。 做出满意的决策时,顶尖人才不会被让旁人的评论影响,而是专注地把对的事做好。毕竟,人生、事业都是自己的,你的价值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由自己决定。 3.不在乎毒舌和小人 成功人士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身边的人如何?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对自己的状况经常感到不满意,有时候可能不是你的问题。看看身边都是怎么样的人吧。 好的人能帮你一把,损友却会拖你下水,让你对生活倍感压力,失去信心。如果整天把自己放在一个负面的环境里,是不可能成功的。 4.不在乎恐惧 恐惧只是一种感觉,你越想,它就越盘绕在你的心头。要不要怕,真的只是一种选择。成功的人总是略过心里的恐惧感,勇敢地挑战,最后,他们会为自己成功战胜恐惧感到十分骄傲。 ...

Page 1 of 4 1 2 4

Add New Playlist